散光生理(Physiology of Astigmatism)註記01-散光軸及屈光度隨年齡改變篇


散光生理(Physiology of Astigmatism)註記01-散光軸及屈光度隨年齡改變篇
散光Astigmatism (又俗稱亂視)是眼睛的一種屈光不正常表現,大多與角膜的彎度有關。其為當光線進入眼內後,眼球常因不同軸線上,屈光度數的不等,無法聚集於單一焦點,形成模糊的影像,即稱為散光。散光常見困擾有:看遠看近都不清楚有重影,導致眼脹、頭痛,流淚、噁心嘔吐等視覺疲勞,因散光度數或散光軸向不對稱,為了看得更清楚,產生傾斜頭位而導致斜視,歪頭,斜頸,瞇眼,甚至也是弱視成因之一。參考Seyed-Farzad Mohammadi等人Physiology of Astigmatism(Astigmatism – Optics, 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)一文註記簡略說明散光相關的因素如下:
  • 流行病學研究中觀察散光度數和軸度與年齡有相關性。
  • 早產兒中,高度散光與受孕後年齡成長和出生體重成反比。
  • 無散瞳,近方檢影大於5個月嬰兒55%至少1.D散光,10%呈現3.D3D以上。
  • 3個月大的嬰兒都具有至少1 D的散光,到18個月大時已降低到成人水平。
  • 3個月大的嬰兒中,40%的嬰兒至少有1.00 D散光,36個月大時,散光顯著降低至4%,是由於角膜和前晶狀體的環曲面屈光降低引起。
  • 角膜形狀在整個生命中都發生變化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散光度數線性降低至較低值,是眼睛正常成熟及正視化作用。
  • 隨孩子長大,因眼瞼的壓力,早期散光逐漸消失並逐漸轉變為順散光
  • 1-3歲後,角膜垂直和水平直徑及彈性達到成年大小和量時,學齡前兒童到青春期則呈現穩定的順規則散光。
  • 散光產生模糊干擾正視化作用,導致軸性近視的發展
  • 較早期學者認為嬰兒的散光軸常為逆散光(負柱面-軸度90°),最近的研究呈現嬰兒中也常見順散光(負柱面-軸度180°)的出現。
  • 隨著成長,由於眼瞼的壓力,早期的散光會逐漸消失並逐漸轉變為順規則散光
  • 成年初期,較少超過1D順規則散光。
  • 散光隨著年齡而變化,從青春期0.62D順規則散光到老年時0.37 D逆規則散光的變化。
  • 水平軸線角膜變彎是老年患者逆規則散光的主要原因
  • 研究呈現 49-59年齡組到80-97年齡組平均散光隨年齡增長從0.6 D 1.2 D
  • 年齡每增加5年,角膜散光平均增加1.6 D
  • 核硬化性白內障,因老年人晶狀體的折射率變化可能會導致近視散光
  • 角膜散光及全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在垂直子午線上逐漸變平,與後角膜表面的逆順規則散光形成對比,逆規散光是40歲以上成年人中最常見的散光類型,有趣的是,男性更有可能發展成逆規則性散光。
  • 角膜複曲面是總散光的主要組成部分,隨著年齡的增長,角膜上眼瞼的壓力和眼輪肌的張力會降低。當眼瞼從角膜縮回時,順規則散光會降低。當垂直子午線上的相對變平時,固有的水晶體逆規則散光將顯現出來。
  • 晶狀體對眼睛散光的影響是相對固定。但晶體散光在老年人中的發展,由於角膜散光減少時,晶體逆規則散光則呈現出來。其中眼外肌中,特別是內側直肌的動作減少,玻璃體脫水和液化也可能有作用。


 散光自我測試圖

散光非點成像的示意圖

散光造成模糊及重影等視覺疲勞現象



參考資料
Physiology of Astigmatism(Astigmatism Optics, 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)